周末休息,整理一下港卡选择的新方向。
一、跨境支付通扩容:惊喜不少,坑也不少
先给不了解的朋友补个课:跨境支付通是内地与香港之间的便捷转账服务,凭手机号就能实现跨境转账免手续费、无需额外证明文件,且到账速度极快。此前只有中银、汇丰等 6 家香港大行入选,而这次扩容后,香港方银行名单直接翻倍,还首次纳入了众安、天星、Mox Bank 三家数字银行,看起来像是 “普惠性” 的重大升级。
但实测下来,情况却没那么乐观。我以招行、工行、中行三家内地银行为测试渠道,针对新增银行逐一尝试转账,结果堪称 “几家欢喜几家愁”:
1.数字银行成 “重灾区”:天星银行我试了三次,招行、工行、中行渠道均提示转账失败,查了网友反馈,也只有极个别幸运儿成功;众安银行更离谱,刚被列入名单没几天,就被工行、招行从合作列表中移除,仅剩中行还显示在名单里,但实际转账依然秒拒。至于渣打旗下的 Mox Bank,早就不支持内地人开户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2.传统银行表现分化:在新增的传统银行里,中信国际、招商永隆的转账成功率相对较高,我通过中行向中信国际转账,半小时内就到账,且无任何手续费;但像广发银行(香港)、上海商业银行等,要么提示 “系统维护中”,要么要求补充额外资料,暂时还没法顺畅使用。
显然,目前跨境支付通还处于测试阶段,系统稳定性不足,尤其是数字银行,大概率还在与内地银行协商合作细节,短期内想靠它们实现便捷转账,可能性不大。不过这总归是个积极信号,后续随着系统完善,可选的银行或许会越来越多。
二、最佳港卡要换了?选卡关键看 “用途”
很多人看到跨境支付通扩容,就觉得 “汇丰、中银不香了”,其实这种想法太片面。港卡没有绝对的 “最佳”,只有 “最适合”,核心要看你的用卡需求 —— 是券商出入金、缴纳保险费,还是境外消费、大额资金转账?不同需求,对应的最优选择完全不同。
1. 传统 “王炸组合”:汇丰、中银,优势仍在
汇丰、中银之所以能长期占据 “港卡天花板” 的位置,核心原因是它们拥有成熟且稳定的 “无损转账通道”。比如中银的 “中银快汇”,内地中银向香港中银转账,不仅手续费低,还能精准到账;汇丰则可通过 “兴业寰宇转账” 等渠道,实现资金快速流转。
虽然跨境支付通能免手续费,但它有两个致命缺陷:一是只能从内地汇到香港,反向转账不行;二是限额太低,招行单日最高 3 万、交行 1 万、工银 5 万,一年 20 万的额度,对于有大额资金需求(如海外置业、企业资金周转)的人来说,根本不够用。而汇丰、中银支持的 Swift 跨境汇款,不仅不限地区,还能一笔汇出几万美元,大额资金场景下,它们的优势依然无人能替代。
所以,如果你有大额跨境转账需求,且有能力满足汇丰、中银的开户要求(如资产证明、资料完整性),依然建议优先选择这两家,它们的稳定性和功能性,短期内很难被超越。
替代选择:这些银行,性价比拉满
如果开户时卡在了汇丰、中银(比如资料不全、资产不达标),也不用慌,借助跨境支付通的便利,以下几家银行也是不错的替代方案:
2.工银亚洲:作为 “宇宙第一大行” 工行的香港分支,它的优势在于 “双渠道无损转账”—— 通过跨境支付通能免手续费转人民币,通过 “工银速汇” 又能实现美元、港币在港陆之间无损来回,不管是日常小额转账,还是外币资金调配,都能满足;而且工银亚洲的网点相对较多,后续办业务也方便。
3.中信国际:我个人体验过的 “线上开户最丝滑” 的港卡之一,在家就能完成开户流程,过港线下激活。更重要的是,它的美元、港币定存利率比很多大行高,如果你有闲置资金想做跨境理财,选它很合适;搭配跨境支付通转账,日常用卡基本没压力。
4.建设亚洲:对于经常需要取现的人来说,建设亚洲堪称 “福音”—— 内地建行的 ATM 机取现免费,还能直接取离岸人民币,资金回国不用额外换汇,避免了汇率损失。不过它的转账限额和其他银行差不多,更适合小额高频的现金使用场景。
三、总结:选卡别跟风,适合自己才最好
跨境支付通的扩容,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更多港卡选择,但也不要盲目跟风 “弃用传统大行”。最后给大家一个简单的选卡公式:
1.大额资金跨境、追求稳定 → 优先汇丰、中银;
2.小额日常转账、线上开户方便 → 工银亚洲、中信国际;
3.频繁取现、需离岸人民币 → 建设亚洲;
4.想尝试数字银行 → 再等等,等系统稳定后再入手。
总之,港卡开户选择的核心是 “匹配需求”,与其纠结 “哪张卡最火”,不如先想清楚自己用卡做什么。后续随着跨境支付通的完善,或许还会有更多惊喜,大家可以保持关注,但现阶段,稳定和实用才是第一优先级。
想交流港卡开户,或者对港美股市场,港股IPO、打新等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添加微信交流⬇️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