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块链赛道新玩家——BGIN Blockchain已经启动申购。

发行价区间 5 至 7 美元,计划发行 600 万股,总发行量 约 9158 万股,募资规模 3000 万至 4200 万美元,对应市值 约 5.7 亿至 7.9 亿美元。最低申购额 420 美元,主承销商 D. Boral Capital。预计将在 10 月下旬登陆纳斯达克。

BGIN成立于2019年,总部在新加坡,业务核心是自研ASIC芯片(8nm/12nm),做的是“非主流币”挖矿设备,像KAS、ALPH、RXD这些。它不是那种炒币公司,而是卖铲子的,核心模式是“矿机销售 + 自营挖矿 + 托管 + 矿池”,走的是全链条逻辑。这类公司比纯挖矿的波动小,现金流稳定,尤其是在行情不稳时,卖设备反而能稳收服务费。


财务方面,这家公司是少数能拿出真业绩的。2023年营收2.57亿美元,同比暴增1600%,净利润1.4亿美元;2024年营收增至3.02亿美元,净利6,661万美元。就这个利润水平算,PE大约10倍出头,在整个加密赛道算极低估。

拿几家同行对比下:Riot Platforms、Marathon Digital 今年的PE都在百倍以上,Iris Energy刚刚转盈市值也翻倍,Bitdeer(比特大陆系)2024上半年才刚恢复盈利,但市值也被炒到超20亿。BGIN这种有实打实利润、还没被资本盯上的矿机厂,理论上反而有短线“补涨”空间。

不过懂的都知道,挖矿类公司最大的风险是周期性。币价跌、算力降、设备滞销,利润就会迅速回落。BGIN聪明的地方在于它没去卷比特币、以太坊那条血路,而是专攻中腰部币,竞争小、难度低、回报快。
但问题也在这——币种规模小,行情转冷时成交深度不够,价格波动比主流币还猛。换句话说,这家公司挣钱的周期,取决于“矿圈热度”,这不是它能完全掌控的。
从最近几只同类新股看,Iris Energy(IREN)曾在比特币回暖后三天涨了50%,Bitdeer八月那波也涨过一倍,但随后回吐一半。


BGIN如果要复制这种行情,需要两个条件:一是上市前后币价情绪不崩,二是开盘价别定太高。如果最终定价在区间下沿,那性价比就出来了。
再来稍微分析下本次BGIN的主承销商DBC。
先说结论,Cris预计这次黑盒分配是会比较散户友好的。
D. Boral Capital 是这两年在美股打新圈逐渐活跃的一家新兴投行,总部在纽约,专做中小盘和跨境项目。它不像高盛、摩根那样主导大型IPO,而更像是一家灵活机动的中型券商,专门承销几千万美元体量的成长型公司。

过去一年,它承销过网络安全公司FatPipe、医药公司Park Ha Biological,以及与ARC Group合作的SPAC项目D. Boral ARC Acquisition,都属于典型的“高弹性、小规模”项目。这次接下BGIN Blockchain,说明它在科技与区块链方向也开始试水。

这种主承销商有个特点——它不靠大机构吃饭,更愿意给散户一点空间,虽然整体项目热度可能不如Maxim那种老手,但分配机制更“草根”,有时候反而更容易拿到额度。
之前Cris也和大家说过,美股打新和港股最大不同就在“黑箱分配”。美股打新所有配售权都掌握在承销商手里,规则不透明,也不按资金比例发货。机构客户、内部账户、优先名单往往能拿到头部额度,而普通散户只能通过券商平台的申购通道碰碰运气。

理论上,这对散户不太友好,但现实中恰好相反——热门项目机构抢完没剩什么,所以反而是像BGIN这种规模小、热度中等、承销商非头部的项目,散户更容易分到一杯羹。
打这种票的逻辑很简单。先假设“全中签”,测一遍回撤空间,比如准备5000美元,就要想好破发20%是否能扛;能扛就申,不能就减仓。黑箱机制下,控制风险比猜分配重要。
总而言之,这票Cris是肯定要打的,时间上和港股那几支也不冲突。预祝大家黑盒突围成功~
以上内容仅为个人分析记录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打新有风险,参与需自担。关注我,持续分享港美股打新策略与实操案例,少走弯路,多看风口。
考虑港美股打新但没准备好港美股账户的朋友,或者想交流经验的朋友都可以添加微信交流⬇️
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