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赛道老玩家——赛力斯正式叩门港股,这票前景如何?

9月25日,赛力斯终于拿到了证监会备案通知,拟发行不超过3.3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,计划在港交所挂牌。这次IPO走的是国际配售+公开发售,不出意外应该也是B机制,公开发售大约10%,总股数上限3.3148亿股。

按A股9月26日收盘价157.22元推算,融资额约500亿元人民币,比今年小米425亿港元的配股还要大,满足港股通100亿港元门槛完全没悬念。常规设计下,每手100股,入场费大概在3000-4000港元区间。保荐人中金、银河国际,基石名单没公布,但“华为系”光环在这儿摆着,不缺大机构来撑场。

赛力斯能走这么快,还有政策红利。
去年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联合声明过,A股已上市、且市值过百亿港元的公司,递交完整申请就能直接进入“快速审批”,30个工作日搞定,两地审核完加上路演、公开发售,整个流程最多两个月。赛力斯完全符合条件,最慢11月底前就能挂牌,比传统IPO省下大半年时间。

问题是:去年赛力斯已经扭亏为盈,问界系列销量也不错,按理说养活自己没问题,为啥急着要融这么大一笔钱?
Cris的判断是,AI和芯片它没必要重投,问界全系已经用上麒麟、鸿蒙和乾崑智驾ADS,没必要搞重复建设。真需要钱的,一是人形机器人,二是海外建厂、出海渠道。机器人这块现在市场接受度极高,优必选每年亏10亿,累计亏不到100亿,就撑出一个600多亿市值的上市公司。对比下来,赛力斯要是砸钱下场,资本市场反而可能给它更高估值。

按9月26日A股收盘价算,赛力斯市销率1.8倍,而小米港股市销率3.1倍。如果对标小米,赛力斯估值能冲到4427亿元。H股上市后总股本增至19.64亿股,目标价理论上能从200元拉到225元。

再看同行。理想当年上市市值2421亿港元,如今缩水到1979亿;比亚迪发行市值才56亿港元,现在飙到1.17万亿,堪称港股之光;零跑548亿上市,现在只剩678亿,还经历过首日-33%的暴跌。
放到赛力斯,它去年营收1451亿,净利润47.4亿,毛利率26.2%,比理想、比亚迪都高,财务面不差。但问题是高杠杆:758.34亿负债,资产负债率76.83%,比行业均值高近20个百分点。加上华为“独宠”正在被稀释,问界的护城河能维持多久,心里没底。




从打新策略来说,这票定位很清晰:机构型+话题热度高+稀缺性强,短期资金肯定会追,首日溢价概率大。难点在于货量和中签率,最近奇瑞、紫金的配售比例一个比一个离谱,散户想重仓中签几乎不可能。如果真想搏,比较稳妥的办法就是甲尾平铺+乙头平行申购,不会账户优化的,直接文末滴滴。
最后补充一个规律:这种A+H的股票,港股水位基本看A股脸色。举个例子,赛力斯A股现在148元,对应H股合理水位就是打个汇率折,通常在8-9折之间。大家可以去看图,比亚迪A+H多年,A股始终比H股贵10%-20%;中芯国际更明显,H股完全盯着A股走。


所以A+H的打法很直接:赛力斯H股上市当天能不能炒得起来,第一看A股市值稳不稳,第二看基石锁仓比例。如果A股继续强势,H股短炒安全边际不错;如果A股端走弱,H股就是补跌场。至于长期,得看它能不能靠机器人或海外市场走出第二增长曲线,否则高负债迟早会压制估值。
以上内容仅为个人分析记录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打新有风险,参与需自担。关注我,持续分享港美股打新策略与实操案例,少走弯路,多看风口。
考虑港美股打新但没准备好港美股账户的朋友,或者想交流经验的朋友都可以添加微信交流⬇️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