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内智能汽车行业老兵,博泰车联开启申购,周四上午9点截止。B机制,公开发售10%,招股价102.23港元,有绿鞋,基石投资者占比43.67%。保荐阵容中金、中信、国泰君安、华泰、招银国际五家联手,单从发行条款来看,中签率不会太低。
博泰的故事在智能座舱。公司2009年成立,总部在上海,是国内智能汽车行业的老兵。它做的是全栈解决方案,从硬件到软件再到云服务,手里有6700多项专利,客户包括40多个汽车品牌,200多款车型。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是核心产品,2024年用上高通第四代骁龙车规级芯片,定点数量国内第一,市场份额7.3%,客户里也有新能源新贵。按道理,行业地位不差。
但业绩是硬伤。收入从2022年的12.18亿涨到2024年的25.57亿,三年翻倍,增速很亮眼。问题是亏损也越来越大,2024年亏了5.41亿,2025年前五个月又亏了2.2亿。研发投入高,客户付款周期长,现金流压力大,去年能转正主要靠融资。简单讲,行业前景有,但商业模式还没跑通。
本次发行每手20股,入场费2065港元,市值153亿港元。基石投资者43.67%,阵容中规中矩。五家保荐人凑在一起,给我整不会了。B机制加持,公开发售10%。
理论上由于紫金和西普尼会分流大部分资金,中签率应该还可以。
按照每手20股来算,入场费2065港元,总发行量1043.69万股,对应市值153亿港元。散户能分到10%,也就是52000手,甲乙组各一半26000手。甲组入场门槛低,一手只要2065港元;乙组门槛高,甲尾需要约41万,乙头要51万。假设甲组有20万人申购,那26000手要分到20万人头上,意味着大约13%的申购者能中一手——这个概率在机制B里面不算低。
基石一般,基本没听说过。
按十倍孖展计,甲尾42万,乙头52万,也差不太多,比较好上。
行业对比来看,德赛西威是最合适的参照,市值740亿人民币,营收是博泰的十倍,还在赚钱。博泰对标下来明显贵了。作为投资人,打新的逻辑要么是低估值捡便宜,要么是结构优势博一把。但博泰属于“估值不便宜,业绩不理想”,唯一的卖点就是B机制。
问题来了:同一天还有紫金黄金国际和西普尼,后者确定性更高。如果资金有限,优先级自然是紫金黄金>西普尼>博泰。博泰只能作为“补仓”选择,Cris会等奇瑞汽车回款资金回来,看手里还剩多少边角料,再考虑博一手。如果是资金富裕的朋友,可以分点仓位试试手气,如果资金紧张的就别硬挤了。
这票没什么好说的,中规中矩,属于计划申购但不主攻。主要是博B机制的神话,基本面和估值给不了安全垫。
还是那句话,不是所有的IPO都要冲,全力出击要挑标的,有些只适合顺手撸一把。仓位管理比概念故事重要得多。
想继续看港美股打新的实战拆解,记得关注,后面有更多干货分享。
以上内容仅为个人分析记录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打新有风险,参与需自担。关注我,持续分享港美股打新策略与实操案例,少走弯路,多看风口。
考虑港美股打新但没准备好港美股账户的朋友,或者想交流经验的朋友都可以添加微信交流⬇️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