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间价对应市值6.26亿美元(PS约25倍),显著低于A股农业种植板块平均PS 65倍。

国内最大农业B2B平台——一亩田,已更新招股书,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,股票代码拟定为“YMT”,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.10美元至5.00美元,拟募资约2000万美元。承销商另享有67.83万股ADS的超额配售权。以此发行区间计算,一亩田至多可通过本次IPO募集2600万美元。IPO前,一亩田还已获得红杉中国、云锋基金、华创资本、源码资本、DST等国内外知名机构的投资.


一亩田是中国最大的农业B2B平台,覆盖340+城市、2800+县,渗透65%以上一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,核心业务为“一亩田APP”(全链条交易)和“豆牛APP”(批发代卖),2024年促成1.87亿次潜在交易,服务超3800万商户。
其创新点在于对标贝壳的“沃来采经纪人网络”——整合全国600万农产品经纪人,通过线下门店提供集货、质检、物流一站式服务,已建12家门店并计划快速扩张。若复制贝壳的成功路径(佣金率5%+),在5.5万亿元农产品流通市场中占据2%份额即可撬动600亿GMV,叠加政策红利(农业B2B数字服务市场未来5年CAGR 36.7%),估值想象空间巨大。

问题在于财务。2023-2024年营收从1.88亿降至1.61亿元(↓14%),主因短视频功能被禁导致用户活跃度下滑及zf项目减少。虽净亏损收窄67%(1.06亿→3494万),但这源于成本削减(研发费用↓20.3%、行政开支↓59.1%)而非业务扩张。毛利率81%看似亮眼,但收入94.6%依赖会员费及广告,高附加值业务(如交易服务)占比仅2.7%,变现能力薄弱。
最严峻的是资产负债率高达813%(总负债4.96亿 vs 总资产6102万),股东贷款占负债50.2%,现金流紧绷且扩张依赖外部输血。若“沃来采”门店未能快速盈利,资不抵债风险将急剧放大。目前B2B赛道阿里(1688)、京东都在积极布局,两大巨头凭借流量与供应链资源垄断中大型采购商,挤压中小平台生存空间,全行业仅1%平台盈利,竞争残酷。

IPO前,一亩田创始人、CEO邓锦宏持股18.5%,有75.65%投票权,高级副总裁Min Liu持股2.73%,管理层共持股18.5%,有75.65%投票权。
红杉中国持股为15.9%,有4.7%的投票权;Wise Prime International持股为9.3%,有2.8%的投票权;Passion Stream Investment持股为7.6%,有2.3%的投票权;Win-Chain Agribusiness Holdings持股为7.4%,有2.2%的投票权;
CGC Moon Walk Limited持股7.1%,有2.1%投票权;Beijing Fengmu Enterprise Consulting Center (Limited Partnership)持股为14.7%,有4.4%的投票权;SCC Entities持股为2.5%,有0.7%的投票权。

IPO后,邓锦宏持股17.77%,有74.91%投票权,高级副总裁Min Liu持股2.62%,管理层共持股17.77%,有74.91%的投票权。
红杉中国持股为15.05%,有4.59%的投票权;Wise Prime International持股为8.94%,有2.73%的投票权;Passion Stream Investment持股为7.26%,有2.22%的投票权;Win-Chain Agribusiness Holdings持股为7.1%,有2.17%的投票权;
CGC Moon Walk持股为6.77%,有2.07%的投票权;Beijing Fengmu Enterprise Consulting Center (Limited Partnership)持股为14.16%,有4.32%的投票权;SCC Entities持股为2.17%,有0.66%的投票权。
由于本次发行盘子较小,一亩田打新存在一定结构性机会。
首先,若上市成功,一亩田将成美股唯一农业全产业链标的,稀缺性易吸引主题资金炒作,红杉、云锋基金等顶级机构背书也将形成情绪支撑;其次,发行价折让空间大,中间价对应市值6.26亿美元(PS约25倍),显著低于A股农业种植板块平均PS 65倍。根据美股普惠制分配原则,现金认购100股中签率约10%-15%,笔者预计会小摸一手玩一下。

考虑港美股打新但没准备好港美股账户的朋友,或者想交流经验的朋友都可以添加微信咨询⬇️
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