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5日,CME利率期货显示: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飙升至99.4%,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仅剩0.6%。这一“板上钉钉”的降息预期,不仅折射出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深度担忧,也标志着货币政策转向的共识彻底成型。
其实,政策转向的伏笔早已埋下。过去几个月,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明显衰减,劳动力市场更是疲态尽显:7月非农仅增7.3万,创疫情以来新低;市场普遍预计8月再增7.5万,失业率或升至4.3%,刷新2021年以来高位。薪资增速同步放缓(同比料从3.9%降至3.7),就业市场“失速”成为倒逼美联储降息最直接的催化剂。
渣打提醒,如果8月新增就业低于4万,或失业率跳升至4.4%以上,9月一次性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将急剧升温;反之,只有新增13万以上且前值大幅上修,才能动摇降息预期。然而,综合多家投行预测,出现“惊喜”的概率微乎其微,市场已提前为“弱数据”做足心理准备。
比数据本身更令人不安的是“数据政治化”阴影。上月,美国劳工统计局因公布疲弱就业数据遭白宫问责,局长被撤换,保守派学者E.J.安东尼获提名。彭博、CNBC等指出,此举可能意在“技术性”修正统计口径,为更激进的货币宽松铺路。美联储独立性再受质疑,也让投资者在定价未来政策时愈发谨慎。
全球层面,降息预期持续压迫美元指数。马来亚银行认为,即便欧、日、英各自面临内部风险,短线或支撑美元,一旦非农再度“爆冷”,美元难逃下行压力。资本流向与利差重估,正在重塑跨资产配置格局。
黄金已抢先发力。9月5日,伦敦现货金升至2546美元/盎司,COMEX期金突破2600美元/盎司,双双创下6月中旬以来最大单周涨幅(近2.9%)。黄金ETF与COMEX净多仓同步扩张,显示避险资金加速回流。博时黄金ETF经理王祥指出,本轮反弹主要由欧美机构与衍生品多头推动,是对“美联储独立性受质疑”的重新定价;若金价延续强势,亚洲被动资金有望跟进,形成正反馈,进一步抬升价格中枢。
与黄金的“狂欢”形成对比,权益资产明显分化。债券收益率下行促使投资者重新审视股债性价比,科技股、周期股承压,防御与高股息板块获青睐。风险偏好正在静默迁移,过去几个交易日美股的板块轮动已提前演绎这一逻辑
更宏观地看,2022—2023年激进加息虽把通胀从峰值拉回,但副作用集中显现:信贷收缩、融资成本抬升、中小企业裁员增多、房地产活动降温……在通胀尚未回到2%目标的当下,美联储已不得不在“稳物价”与“保就业”之间做出权衡,政策基调的微妙转向肉眼可见。
华尔街最新调查显示,绝大多数投行预计年内还有1—2次降息,且低利率环境大概率延续至2026年。不过,随着财政扩张延续、大选年逼近,特朗普民调支持率回升,市场对货币政策被“工具化”的担忧难以消散。美联储能否在喧嚣中守住独立性与公信力,将成为下一阶段资产定价的核心变量。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